“十三五”期間,我國經(jīng)濟社會發(fā)生了巨大變化,經(jīng)濟穩(wěn)步增長,財政實力持續(xù)增強,人民生活不斷改善。翻開我國的國家賬本,一個個真實的數(shù)字,展現(xiàn)了過去五年的改變。
17萬億元、18萬億元、19萬億元,這是2017年到2019年,我國財政收入跨過的一個個新高度,2019年的規(guī)模,已經(jīng)相當于法國的GDP總量。
2016年到2019年,我國財政收入四年增長約1.3倍,年均增長率達到5.7%,總量70.6萬億元。雖然2020年還沒到年底,不過估算一下,十三五時期,我國財政收入累計約在88.6萬億元左右。這是什么概念?相當于約有100萬噸的百元紙幣,可以裝滿約10萬輛重型卡車(10噸荷載)。
財政收入中的“主力成員”稅收收入,從2016年到2018年分別突破13、14、15萬億元,年均增長6%。稅收占比較“十二五”末期提升一個百分點,這意味著我國財政收入的質(zhì)量不斷提高。
雖然國家賬本越來越厚實,但是變厚的速度卻在變慢。這是為什么?不得不提減稅降費。
“十三五”期間,我國全面推廣營改增,實施個人所得稅改革,再加上一系列降費措施的落地落實,真真切切地讓企業(yè)和個人享受到了政策紅利。
國家讓利于民,財政收入增速自然就會放緩,從2017年的7.4%,逐漸下降到2019年的3.8%。
這些年來,我國的家底越來越厚實,但是花的錢也真不少。2016年到2019年,全國財政支出分別突破18、20、22、23萬億元,四年增長約1.4倍,年均增長率達到8%,四年總量超過85萬億元。無論是總量還是增速,支出都明顯快于同期收入。
錢重點花在了哪里?民生,毫無疑問排在了第一。
2016-2019年,我國在教育、社會保障和就業(yè)、衛(wèi)生健康、住房保障、節(jié)能環(huán)保等重點領(lǐng)域上花的錢,從9.6萬億元增加到了12.4萬億元,占當年總支出的比重從51.1%(2016年)提高到52.1%(2019年)。保基本、兜底線,“十三五”以來,我國在財政收支平衡壓力較大的情況下,確保了基本民生投入只增不減。
(責任編輯:孫丹)